正在阅读:凤冈“交邮融合+电商”创新模式 打通城乡经济“双循环”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政策宣导 / 正文

11文章频道通栏广告.pn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凤冈“交邮融合+电商”创新模式 打通城乡经济“双循环”

原创 超级管理员2025/02/18 00:00:0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 作者: 559 阅读 0 评论 12 点赞

初春时节的黔北大地,一辆印着“交邮融合”标识的车辆穿行在凤冈县蜿蜒的盘山公路上。车箱里,既有寄往外地的家庭农场锌硒茶,也有从省外发来的产品。这个看似平常的场景,正是凤冈县创新推进交邮融合改革、发展电商产业激活县域经济的生动注脚。

“以前快递点较为分散,不记得是哪家快递的时候,找一圈需要半小时。现在快递点集中在老客车站很方便。”家住永安镇的陈亮正在快递服务点取快递。

4afbfbedab64034f22c4793b0a5a113e0a551d2e.webp.jpg

永安镇交邮融合综合服务站的快递服务点货架上摆满了快递。

凤冈县综合利用村级活动场所、邮政代办点、小超市、供销社等资源,叠加农资供销、农产品代销代购、电商、便民金融等功能,打造“多站合一、一站多能”的村级服务站点,不断增强“交邮融合+”的可持续发展动力。“目前,我县村级服务点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达100%以上。年均进村快递量达180余万件,出村快递量达120余万件。”凤冈县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吴贵川介绍。

在凤冈县级快递物流分拣中心,20多个工作人员熟练地分拣着刚到的快递。“现在每天处理3万余件包裹,上午到货下午就能发出。”凤冈县邮政公司主任罗林说。
凤冈县依托“交邮融合”改革,整合县内交通、邮政、快递企业资源,现已建成1个县级快递物流分拣中心、11个镇级服务站和63个村级服务点,形成“县到镇当日达、镇到村次日达”的物流网络。据当地相关部门核算:通过共享农村客运班线资源,物流成本降低30%,农产品上行时效提升40%。
为了有效调动客运企业积极性,凤冈县改变原有运营模式,将全县划分为4个独立经营片区,由一家企业负责一个片区,企业自主联合调整运力,充分释放企业自主经营权。

截至目前,三家农村客运企业累计投入改造资金4100万元,采购83辆新能源公交车及安装41台充电设备,淘汰替代127辆老旧燃油车,完成14个镇(街道)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,覆盖率达100%;定制和改装22辆服务客货邮工作,采用“城乡公交带小件、邮政车辆带大件”的模式配送快递,培育开通客货邮专线9条,企业每年节省运输成本约600余万元,群众节约出行成本约760余万元。

有了便捷的物流网络,当地的电商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。

在新建镇新建村,“牛行天下黔后生”的抖音账号主播曾利芬把直播间搬到了户外,在白墙黑瓦、青山远黛的黔北自然风光中开始了直播,白菜、牛肉等农特产品正通过镜头走向全国。

“最近直播主要是卖牛肉,每次上线不到两小时就被抢完了。”曾利芬介绍,以前家里养牛的,自从开了直播后,家里养的牛都不够卖了,还需要向附近村民购买。

除了直播卖牛肉,曾利芬还帮助村民直播销售紫薯、南瓜等农产品,销往广州、新疆、西藏等地。

“上午采摘、中午打包、下午发货,便捷的物流网络给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帮了大忙。”曾利芬说。

像曾利芬这样的新农人,全县已培育出100余名。县电商办实施“一村一网红”行动,搭建的“电商学院”定期开展直播培训,定向培养电商专业人才,挖掘镇村直播达人,配套建设5个共享云仓和3个产地预处理中心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1.63亿元,同比增长51.69%,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达70%。

交邮融合带来的物流便利,给群众带来增收致富的希望。这场发生在黔北山乡的“流通革命”,正通过“交邮融合+电商”的创新实践,让曾经制约发展的地理阻隔,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。一个个穿梭于群山间的快递包裹,正在书写着该县经济发展的新答卷。


已有0人点赞

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.jp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